下沙張氏大宗祠位于廣州市黃埔區(qū)黃埔街下沙社區(qū)下沙大街23號。始建于清咸豐三年(1853),民國期間和2003年重修。坐北朝南,三間兩進,總面闊13.05米,總進深38.69米,分布總面積504.90平方米硬山頂,人字峰火山墻,灰塑龍船脊。雕花封檐板。墀頭有人物磚雕。墻楣有山水圖案壁畫。地面改鋪水磨磚。前為街巷、魚塘,左、右、后為民居。頭門面闊三間13.05米,深兩間6.7米共九架,建筑面積87.44平方米。前廊三步梁,梁上施雕飾駝峰。4根花崗石前檐柱,蝦公梁上施蹲獅、異形斗栱,梁下兩端有雀替。兩次間筑塾臺。大門花崗巖石門夾,石門枕,石門額刻“張氏大宗祠”,上款“靈山族末賜封書”。內施瓜柱梁架,兩根花崗巖石后檐柱。中堂面闊三間13.05米,深三間9.4米共十三架,建筑面積122.67平方米。四根花崗巖石金柱,后金柱間設6扇屏門。前、后各有兩檐石柱,后檐兩側有栱門。墻楣有山水壁畫。明間正中掛木匾刻“述銘堂”,上款“二○○三年金秋重建”,下款“癸末金秋吉日立”。前金柱掛楹聯“述傳清河前賢仰萬選青錢縱橫戰(zhàn)略弘文振武功彪炳;銘記南北勝景看藍天雁序碧海云墻壯志豪情業(yè)亨通”,上款“下沙張述銘堂重光志……
[詳細]